鱼团西行(三)失落的文明—黑城

2013-11-27 21:01 阅读(?)评论(0)

    文图/沉鱼

    

    在今天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荒漠深处,有着这样一座半埋黄沙半露于世、写满一千多年前居延文明的古城遗址,这里掩藏着曾经的繁华,这里曾是中原到漠北的交通枢纽,马克波罗就是沿着这条古道走进了东方天堂。它就是黑城,也叫黑水城。
    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25公里处,是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、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。该城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政权时期。公元1372年明朝大将冯胜攻破黑城后遭废弃。至今城内还埋藏着丰富的西夏和元代等朝代的珍贵文书。

 
     2013.10.15日,悠闲了一个上午,在客栈的房东家自己动手料理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后稍事休息,大概下午3点左右我们出发了,5个人200元包了一辆轿车,从额济纳达来呼布镇往黑城而来。
     大约40分钟左右便来到了城门口。司机原说可以帮我们逃票的,等了半晌,又说不行。结果只能自己买全票,黑城和怪树林通票115元/人(包含大巴)。进了大门,又转乘景区内的摆渡大巴,直达黑城遗址。彼时,已经下午4点10分了。
 
      从城内转出来已经接近傍晚6点了,急急转乘景区大巴赶往怪树林拍摄落日。
 
 
 黑水城曾是西夏在西部地区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和边防要塞,
是元代河西走廊通往岭北行省的驿站要道,
西夏十二监军司之一黑山威福司治所。
 
 
由于前一天夜里刚下过雨,

这一天的天空不仅晴朗碧蓝,

更坠了朵朵棉团般的白云,

在头顶上悠然而过,

留下串串馨雅。

心,便豁然开朗起来。
 
 
车子飞驰在广袤的戈壁上,

由着这蓝天白云衬托包裹,

便不再彰显半丝荒凉。

将眼睛旋转360度,

见到的仍旧是铺展开的、没有丝毫褶皱的地平线,

如此,你会相信,地球,真的是圆的。

 

出租车在这大门口将我们放下,我们在这里买票之后,进入景区换乘景点大巴。

为什么很多车是可以进去的呢?又为什么据说是可以逃票的呢?

 
 
这些蝌蚪一样的蒙文你可认识?
不认识没关系,你先猜一下,在本博文最后边会有答案揭晓。
 
 
远远观之,虽然黄沙半掩,可终究能想出此城郭曾经的雍容。
我们沿着沙漠中间的一条长长的木栈道,一路行下去,便进入城内。
 
 
城角的几座佛塔完好无损的驻守着,在漫天的黄沙中肃然而立。
 
 
这些城墙都是用黄土夯筑而成
 
 
 这些还裸露于黄沙之外残垣断壁依旧诉说着曾经的故事,或繁华,或凄凉。
 
 
如今这座城门只剩几段土坯墙, 我竟看不出来瓮城模样。
 
 
夕阳斜挂,残墙沙影,佛塔兀立,写尽沧桑。
 
 
据说公元1226年2月,黑水城经历了一场毁灭性的血战,
如今这些半埋在沙土里的森森白骨,不知可与那场血战有关?
 
城内的官署、府第、仓敖、佛寺、民居和街道遗迹仍依稀可辨。
 
 
我们随便在城里转一转,走一走,竟捡到很多容器瓦片。可想而知,这里曾有多么繁华。 
 
 
早在20世纪初,不少外国探险家就对神秘的居延文化进行了多次发掘考查 。
沙俄学者科兹洛夫对黑城进行了掠夺式挖掘,盗取了大量的史料。
 
 
秀美挺拔,这塔成了摄影爱好者的目标。
 
 
也许,再过经年,这些残垣断壁也会风吹不见吧?
 
 
 
 
 
据说这里因水草丰美,河流湖泊密布,森林茂密,
在新旧石器时代就有大量人类在这里居住、繁衍,在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。
如今这里还见水迹,可见所言不虚。
 
 
城堡早在西夏王朝正式建国以前就已建成。尽管城市规模较小,但因它是河西走廓通往漠北的必经之路和交通枢纽,所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。在西夏建国以前,黑水城一带就已有大量居民,在这里耕耘牧猎、繁衍生息。
 
 
西夏建国后,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管理,以防东面辽国和漠北蒙古的侵入,西夏王朝曾先后调集两个统军司来驻守黑水城及整个居延地区。并将大批人口迁到黑水城一带定居,让他们在当地屯垦造田、生产粮食,以满足大批军民的生活需要。
 
落日挂在宝塔之上,犹如一颗湛亮的钻石,熠熠生辉。
 
 
到西夏鼎盛时期时,黑水城已不再是一座单纯的军事城堡,逐渐变成一座经济、文化都较为发达的繁荣城市。当时的黑水城内,官署、民居、店铺、驿站、佛教寺院以及印制佛经、制作工具的各种作坊布满了城区,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。这种情况大约持续了近200年之久。
 
这个可容骑驼者进出的洞口,相传就是当年黑将军突围的洞口。
 
 
公元1226年,北方“蒙古汗国”的成吉思汗率领大军征伐西夏,首先攻克了黑水城,并由此南下,直取西夏的国都中兴府,次年,西夏灭亡。元朝建立后,黑水城依然沿用,而且受到元朝统治者的重视。
 
 
由于黑水城是漠北通往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,元朝统治者不仅派遣了大量军队来黑水城驻防,还从各地迁来许多汉族和蒙古族人,来这里与当人共同发展农牧业生产。当时,各族人民利用额济纳河的水利资源开渠造田,经过数十年的奋斗,先后屯田近万亩。
 
 
 
 
元朝时期的黑水城,不仅是一座人口众多,经济发达的繁荣城市,而且还是当时“北走岭北、西抵新疆、南通河西、东往银川”的交通要冲和元朝西部地区的军事、政治、文化中心。当时,居住在黑水城一带的固定人口约有七八千人之多。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失落的文明在静静地诉说前世的繁华。
 
 
本文开头的那几个蒙文翻译过来便是这几个字“黑城遗址”。
 
 
世事大凡如此,有繁华,也有可能会没落,
珍惜此时拥有的,爱好和平,爱护地球这个家园吧!
 

  最后修改于 2013-11-28 10:47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:http://blog.sohu.com/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